各学院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为党育人功能,从实践教育角度出发,引导和激励学生弘扬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通过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深刻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育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经研究决定举办武汉体育学院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下简称“竞赛”),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及要求
(一)参赛对象
2024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武汉体育学院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仅可作为项目团队成员参赛(不作项目负责人)、且人数不超过团队成员数量的30%。
已工商注册项目的负责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在国赛通知发布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二)参赛要求
参赛项目应有较高立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政策导向。应为参赛团队真实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存在剽窃、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已获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金奖、银奖的项目,不可重复报名。
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每个团队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3人,每人(每队)限报1个项目;每个参赛项目只可选择参加一个组别,不得兼报。鼓励跨专业、跨学历层次、跨年级组队,形成学科优势互补、人员结构合理的团队,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为武汉体育学院。
二、竞赛分组
参照上一届全国竞赛标准,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设五个组别。
1、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突出科技创新,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2、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3、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财经法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4、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5、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经济合作带建设,在工艺与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三、赛程安排
1.项目培育与学院推报(2023年9月—12月)
各学院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应参赛方案,做好广大同学的参赛动员、报名咨询、项目指导和竞赛组织等工作,协调教学、科研等力量共同参与,并指定专职人员作为竞赛联络人。于2023年12月15日前,向竞赛组委会办公室推荐优秀参赛项目,并提交《项目申报表》《参赛项目介绍材料》《参赛项目报送汇总表(学院)》等材料。
2.校赛初审阶段(2023年12月)
竞赛组委会对各学院提交的参赛项目进行审查,组织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书面评审,评出一定比例优秀项目进行专题培训和跟踪辅导。
3.实践提高阶段(2023年12月—2024年3月)
根据评审意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一步开展文献查阅、实验分析、社会调查、实践研究、商业运营等活动,完善PPT和相关证明材料。于2024年3月上旬前将参赛材料提交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5.终审决赛阶段(2024年3月)
竞赛组委会组织公开答辩和项目成果展示,竞赛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竞赛评审标准,综合考察参赛项目的社会价值、实践过程、创新意义、发展前景和团队协作等内容,最终评出各类奖项,并对获奖项目颁发证书。
6.推优打磨阶段(2024年4月—11月)
竞赛组委会从校级竞赛获奖项目中择优遴选优秀项目,推荐参加2024年湖北省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邀请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专题辅导和打磨。
四、参赛方式
1.参赛作品须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名义进行申报,不接收个人申报,必须由学院团委统一报送。参赛队伍按照所选赛道类别提交报名材料至学院团委,具体时间以各学院团委通知为准,材料应包括:
(1)项目申报表(附件1)
(2)项目介绍材料(20页以内PPT转PDF格式,仅支持PDF文档)
(3)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如,创业计划书、知识产权证明、荣誉奖励证书、应用成效证明、合作协议、宣传报道等,相关材料合并为1个PDF文件;如有项目展示视频,进行产品演示、实践过程、宣传推广等,需控制在2分钟以内,MP4格式,参赛项目如选择“已创业”,需要提供“团队成员为法人代表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文件”)。
2.由各学院团委按赛道类别分别汇总本学院各支参赛队伍材料,连同《校内选拔赛参赛项目报送汇总表(学院)》电子版形成压缩包(学院+挑战杯)以学院为单报于2023年12月15日前发送至邮箱378086355@qq.com,另需报送一份申报汇总表纸质盖章版交至艺术馆203校团委办公室。
五、奖项设置
1.作品奖:校团委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作品进行校级文本评审和线下答辩,将根据竞赛作品数量及质量,按比例设金奖、银奖、铜奖,其中部分优秀作品将代表我校参加湖北省、全国“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团体奖:以学院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并排序评选。金奖项目每个计 100 分,银奖项目每个计 70 分,铜奖项目每个计 30 分。竞赛设“挑战杯”,授予团体总分最高的学院;设“优胜杯”若干,授予除“挑战杯”获得学院之外团体总分靠前的学院。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金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铜奖。
3.优秀组织奖:综合学院组织动员情况、活动参与情况、获奖情况等评定。
4.优秀指导教师奖:授予参赛作品获得金奖且排序第一的指导老师。
5.优秀工作者奖:本届竞赛设“优秀工作者”奖项若干,授予在本次大赛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的学院团委相关负责同志和在本次大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
“挑战杯”竞赛是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是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
(二)精心组织
各学院广泛开展宣传动员,激发同学的创造精神和参与热情,精心组织项目培育和选拔工作。特别是要为参赛学生做好服务,多方面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在专业指导教师、仪器设备、实验室、图书资料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要调动专业负责人、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竞赛的指导,重点从项目选择等源头性环节重点提高参赛作品的质量和层次,使“挑战杯”成为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有效载体。
(三)健全机制
各学院要注重将“挑战杯”竞赛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与学生的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相关单位、各学院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广大本科生、研究生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动员更多的专业老师参与竞赛指导工作,形成浓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氛围,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如有未尽事宜请联系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联系人:张天禹
联系电话:15061283429
电子邮箱:378086355@qq.com
共青团武汉体育学院委员会
2023年9月15日
附件:
1.第十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内选拔赛项目申报表
2.第十届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内选拔赛参赛项目报送汇总表(学院)
3.参考材料:“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