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三月天,桃红柳绿醉春烟
从每年三月的手中
我们接过一个日子
接过锄头,铁锹和成捆的树苗然后走向田野、荒坡
栽种着一年一度的春色
也栽种着内心真实的绿色
让绿色在春天生长,多一片绿叶
少一分雾霾,多一分愉快
前两天青媒君化身“植株侠”
在校园内东湖边栽种一片梅花树
说不定,明年的这个时候
在湖边散步的你,能嗅到一份梅花的香气
“植树日记”
3月10日,阴转小雨,在后勤处组织下,校领导,机关干部和学生代表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我们前往湖边,悉心栽种下一片梅花树苗。
种树不是一项充满诗意的工作,现实与预想中完全不同。放眼望去,我们见到的全是泥土、铁锹、水桶以及树苗。踩在泥土里的感觉并不好受,腿上似乎绑上了沙袋。学校党委书记彭道海上手极快,看起来很有经验,“去拿尖头的铁锹,平的铁锹接触面大,铲土比较困难。”他铲土动作熟练,效率很高,边铲边说起原先的故事“曾经毛主席号召知识分子下乡劳动,我的经验就是这么来的。”
先把树抬起来,放进提前刨好的树坑中,然后铲土把树埋下去,待到铲土差不多时,再把树木抬起,继续铲土将树埋一圈,最后向根部浇水。我们曾提前做好了计划,两个人种一棵树,后来发现其实种树是一项费力的活动。现实是,种下一棵树,一共需要至少六个人。这还包括园艺师傅后期的再次确认,保证它能够茁壮生长。
我问园艺师傅红色的土里黑色的东西是什么,他说“这是泥炭土,它将是树生长最好的肥料。”我们将种好的树底下的土铲实,园艺师傅说“只有这样,新埋的土和原来树下的土融合,这样的树才不会枯死。”
纪伯伦在《沙与沫》中写道,“树木是大地写在天空的诗。”
也许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植树的机会并不多。但植树节不只是“312”,它更是“365”。地球上的树木植根土地,不眠不休。十里绿荫,需要我们的呵护。
借此植树节,我们提倡绿色生活,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爱护树木,回收资源,支持环保;用我们的行动,植树、护树,为绿色精灵创造更健康的生存环境,建立绿色清新的美好家园,做个诗人,在天空中写下诗句。
撰稿:唐争鸣
图片:齐佩莹
校团委青年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