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武体

人在武体 | 科研这件“快乐”的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8日点击:
  

  

有些经历是你会铭记一生的事情

有些时光值得用一生去收藏

有些人,他们看似云淡风轻,是因为他们足够努力


那些披星戴月的日子

那一张张薄薄的纸,是他用汗水写下的诗


 

人在武体

第9期

“分享一个武体学生的故事”

 

“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之前的努力和坚持,那么怎么会有今天的收获以及结识更多优秀的人的机会?”眼前这位性格宽厚的研究生就是下文中的主角——杨旭,一位突破自我敢于人先的勇士,他兼具武体人的拼搏精神,和摔跤运动员的坚韧。他用轻松幽默的话语,为我们讲述了一段难以想象的十年拼搏岁月,正是这段时光,让他破茧成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我要成为一个光荣的武体人


杨旭,2014级研究生,本科在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主修摔跤专项,是今年奥运会摔跤季军孙亚楠的师兄,同时他也是国家摔跤科研队和体院铸金团队的成员。他在日常生活中是个平易近人开朗乐观的人,初次见面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为他的亲切感染,不禁愿意多和他说一些心里话。


 

“我考我们体院考了三年,第一年文化课差很多,第二年仅距分数线3分,我一想,这是给我的鼓励啊!于是我又考了第三年,超过录取分数线50多分。”杨旭笑着说起自己十年前的往事,笑容里我们依稀能够想象当年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他内心的激动与喜悦。高考复读过的人都知道,重头再来的辛苦和庞大的压力往往能轻松的消磨一个人的斗志,特别是那种难以言说的孤独,当同级的同学都已经拿到了心仪大学的通知书,并且开始享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而自己还陷在一个看不到远方的漩涡中,苦苦挣扎,那种复杂的心情,一言难尽。而杨旭却说,仅距三分,是对他努力的一种肯定,这让在场的各位都感到由衷的钦佩。果不其然,能够有这样心态面对困境的他在进校以后迅速成长,他一直谨记着导师的话:“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就肯定不会成功”。


大学期间他曾担任学生会副主席,团支部书记,并和摔跤队一起拿到各项奖牌,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上名列前茅,还获得过学习标兵等荣誉。进校前,他深感自己文化方面的不足,自入校起就给自己定了一个读书计划,并坚决执行,他的手机里常常会记下一些励志的言语来激励自我,他在大二那年就已经完成四级考试,最终因成绩优异和综合能力较强被导师推荐保送进入我校研究生院继续学习,读研究生期间,他多次发表省部级学术刊物,并成为张豪杰教授科研小组的主要成员,除此之外,他还多次参与国家体育总局科技研讨会。

 


病痛的折磨让我更加坚韧

2015年12月,因为在户外运动中不慎从高处摔落,杨旭髋关节严重受伤,全身动弹不得,只得卧床休养,因受伤部位较高且伤势较为严重,在那些日夜里,他经常疼的难以忍受,脸色发白,冷汗如雨。伤病的折磨和在医院之间辗转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然而在他努力恢复之后,新的问题来了——因动弹不得,他的体重一下猛的飙升,这在他心中敲起了警钟,并且决心要通过锻炼来恢复体重。尽管刚刚恢复的他还处于寸步难行,移动艰难的情况中,每走一步都钻心的疼。

 

 

但是这难不倒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他迅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严密的训练计划,并且艰难的执行,他每天坚持完成一定量的训练,甚至还适当的根据前一天的训练量进行增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但恢复得非常好,并且在五个月的时间内达成了自己的体重恢复目标,效果显著。

 

 

 

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和艰难的康复让他意识到人们应该重视自身的健康安全问题,尤其要注意老人在健康方面的问题,如今中国正处于一个高度老龄化的社会进程中,不仅速度飞快,还因为各方面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和了解让他感到责任深重,他说“你不能只想你一个人,你还得考虑一个团队和其他人。”


我用科研来感恩所得



大四期间,他在张豪杰教授的引导下接触科研,在导师提供科研平台的前提下,他对科研产生了兴趣,在经历过伤病之后,他对可穿戴设备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反复的推敲。拥有运动队经历的他,非常明白运动员们进行训练时所佩戴的测试设备的不便,通过反复的走访和了解总结,深思熟虑过后他马上开始了自己的项目,并且在多方的努力和帮助以及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通过反复实验,最终完成了设备的研发。因为之前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有所研究再结合自身情况,他深刻认识到老年人对时代先进产品的接受力差,他们难以适应和使用高科技产品,为了可以及时的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并可以及时应对老人身体的突发情况,也考虑到户外运动员的不便和一些病痛患者辗转医院治疗过程中难以忍受病痛的问题,他对产品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开发。


 

科研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理论知识的缺乏让他不得不更加刻苦和深入的进行学习和咨询,对于专业的培养他始终认真并且严格要求。在一年多的研发过程中,他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是他坚强的品格让他敢于直面困难,迎接挑战。


 

 

杨旭总说,活在当下,并且学会感恩。采访当天恰逢是重阳节,他说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应该是给家人打电话,询问起居和健康。这样一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让我们深受感染,他用十年成长岁月展示了他作为武体人和摔跤人的拼搏精神和坚韧意志,以及他对于社会的关心和思考,并且最宝贵的是他能够始终笑对人生。


最后,愿每个武体人都能如他一样奋勇拼搏,突破重重阻力,越走越好。


 

「人在武体」,分享和记录武体人的故事。

 

受访者:杨旭

撰稿:周恒宇 崔澂

图片由杨旭提供

美编:郑明玥

校团委青年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