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武体

大武汉小情怀,我眼中的武汉。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9日点击:
  

电影《罗马假日》里有一句话这样说: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on the way.恰如我们所熟知的这句话: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空闲的时候,我选择与书为伴,静坐在宿舍或是图书馆,旁伴清茶。若空闲的时间很长,我会携一本手账,一部相机,择一城,不远不近。      

     

时序是秋,午后便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洗刷了城市的炎热,行人撑起各色雨伞,即便匆忙却未曾破坏汉街独特的美感。道路两边的建筑沿用民国风格,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精致的青砖小街,看着老旧的木漆窗户,仿佛时光流转,原来早已置身楚河汉街。   

     

走进文华书店,迎面而来的是各种小摆件和明信片,书籍排放的令人觉得眼前一亮。才是一楼就可以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不同的角落站着看书,姿态各异、神情却是不约而同的严肃认真却不失轻松。 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想,天堂应该也是可以此时此景吧。      

书店有类似水吧的地方,为客人提供了休闲安静的好去处。在五楼发现的这家咖啡馆,还在楼梯上就闻到浓郁的咖啡香。咖啡馆布局落落大方,吧台面朝楼梯口,提供花式和手冲。墙上的咖啡风味轮,可以让你精致的去感受单品豆的风味。推荐单品豆耶加雪菲:咖啡师手冲十分流畅娴熟,耶加雪菲有其独特的花香和淡淡的柠檬酸,其中夹杂着一丝不易令人察觉的香甜蜂蜜的味道,后段有属于杏仁般的酸甜感,口感清新明亮,将咖啡倒进冰里虽然味道被冲淡,但是口感更加清亮。咖啡馆总体还不错,咖啡师很帅气。   

        

 兜兜转转,从一元路穿过,一眼看到蔡锷路。脑海里立即浮现了电影《知音》的画面。当年,17岁的小凤仙,曾帮助共和名将——33岁的蔡锷将军逃离袁世凯的囚禁,她与蔡锷至死不渝的爱情至今被人传颂。蔡锷病逝于日本福冈大学医院,消息传到北京,在中央公园祭奠蔡锷时,小凤仙身披黑纱,送有挽联:  

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  

怜他忧串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  

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  

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而蔡锷也视小凤仙为红颜知己,他送给小凤仙的一对对联写道:“自古丽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此时耳畔边仿佛响起了电影中悱恻缠绵的乐曲,而眼前的蔡锷路,却只有行色匆匆。   

     

江汉路上随处可见西式洋房,即使外表已经斑驳残缺,但细节之处无不体现着当年汉口租界的繁华。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相信大家都读过夏明翰这首就义诗,但有多少人知道这首诗就写于汉口黎黄坡路上的俄国租借巡捕房。俄租界巡捕房建于1902年,为工部的警察科。俄国十月革命后,1924年将租界交还给中国,巡捕房撤销。俄国巡捕房的三层楼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江岸区区党委党校,现在是江岸区水务局的办公楼。   

     

沿着黎黄陂路走下去,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家家餐厅和咖啡馆。夜间走在古色古香的小道上,看着周围古典的建筑;武汉好像并不是我最初想象的一般,繁华热闹拥挤。它也有属于自己的宁静和沧桑的故事。  

一切的建筑可以消失,但回忆仍是鲜活的,武汉这座城,莫非向世人赠以真实的记忆,光影历历,而真切的善意依旧庇佑于士。再一杯温热的牛奶,或许能将往后四年心底里翻腾的忆浪,将思绪中透射的荫漾,低吟于此,成为生命轨迹里最眷顾不舍的思奕。  

未来四年,请多指教,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