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武体

致天下母亲的『不二情书』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9日点击:
  

 

北京遇上西雅图2之不二情书  

 

这段时间,《北京遇上西雅图2之不二情书》在热映,一本《查令十字街84号》,让人重回旧日用纸笔谱写情歌的年代。而同样,戏中出现的大量诗句台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等等,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代诗词的美好。  

 

 

 

自从有人类以来,对母亲的讴歌就从未停止过。古人对母亲的情感,大部分都浓缩在诗词中。今天是母亲节,青媒君为你整理关于母爱的诗词,你也可以为母亲写一封不二情书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诗经·邶风·凯风》  

飘飘和风自南来, 吹拂酸枣小树心。 树心还细太娇嫩, 母亲实在很辛勤。诗先从母亲抚养自己的辛苦说起,“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朱熹解释为“南风,谓之凯风,长养万物者也。棘,小木,丛生,多刺,难长,而心又其稚弱而未成者也。夭夭少好貌。劬劳,病苦也。正因凯风之沐泽,棘心方有夭夭之盛,而儿辈如此,实皆系母氏之劬劳矣。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白居易《慈乌夜啼》  

慈乌,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诗人白居易在以“慈乌”自喻,寄托“舐犊情难报,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王安石《十五》  

母亲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孟郊《游子》  

中国古代早有代表母亲的花——萱草,又叫忘忧草,象征东方女性温柔、含蓄、朴实、坚忍、牺牲奉献的精神,在恬淡中散发出母爱的光辉。  

 

 

相传隋末时,唐太宗李世民与父亲李渊南北征战,他的母亲因思念儿子而病倒。当时,大夫就用具有明目安神效果的萱草,煎煮给李母服用,并在北堂种植萱草,以解其忧思。后来,游子要远行时,会在北堂种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记烦忧。孟郊诗中以景喻情,深刻的流露出母子间含蓄的情感,令人为之动容。萱草遂成为中国的母亲花。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  

——鲍溶《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那一片悠悠慈母的心,但愿她一切如我所愿健康无恙。小小的桑蚕吐的丝能有多少,却可让我们的衣服常常换新。”赞美母亲象春蚕吐丝那样,为子女殷勤操劳。做儿女的应该侍奉膝下,不应和母亲远远的离开。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蒋士铨《岁暮到家》  

这首诗细致地描写过年时游子回家的场景,母亲赶制棉衣,心疼儿子瘦了,连声问儿苦不苦?儿子却不敢述说在外漂泊的艰难。画面寻常朴实、生动感人,舐犊之情跃然诗中。  

 

 

“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抚我,畜我  

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你有诗和远方  

她只有生活和你  

母亲,我爱你不只在这一天  

在留言区,留下你想对母亲说的话吧  

她,一定会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