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开展教育技术学师生座谈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3日点击:
  

   为了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实现教学相长,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月27号下午,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举行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学期期中师生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由教育技术学教研室主任周建芳主持,封飞虎院长和彭李明副院长、教研室老师、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中,师生们畅所欲言,积极互动,学生代表就学习中的困惑、课程设置合理性、老师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水平等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老师们现场讨论并一一给出了解决方案,整个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

 座谈过程中,17级学生反映的问题主要是专业课偏难,讲课速度偏快,学生不适应大学学习节奏,学生听课程度不够深入等。老师们听后决定要适当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专业课要注重引导,公共课要强调学生参与感,同时鼓励和引导大一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专业课学习的深入,最困扰16级学生的问题就是“难度”。例如同学们对周建芳老师教学的《数据库原理》操作环节中存在着生疏与盲区。对此周老师给出建议:“16级进入了密集的核心专业课学习过程,需要同学们更加专注地学习专业课,同时加强动手操作以强化和巩固专业知识”。而15教技的同学作为16、17级的学长学姐,很有经验地对学院课程设置提出自己建议:如pr课程设立在大三下学期教学有些偏晚,pr的操作技巧对同学们参与各种比赛有不小的帮助,可以提早开课。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专业学习难度大的普遍性问题,徐雪霞老师告诉大家:对于知识的深度理解更需要同学们自己课后花时间和精力消化理解。彭副院长鼓励同学们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加强复习去巩固所学的内容,这样上课时才不会吃力。最后各位老师表示会积极听取同学意见,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师生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封院长总结说,本次会议的主旨是为了调整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通过师生座谈会提升“课内”质量。他也特别强调了学生们要在学习过程中调动起“课外”学习的主动性,内外协调,事半功倍。并要求继续抓好学院本科导师制和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们在集体合作中提高自我,发挥体院学生合作能力强、态度积极和思维活跃的最大优势,在人才培养质量中彰显“体院特色”。